今日2021年(8月23日)处暑
处暑,即为“出”暑
处暑意味着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到来,天气真正开始转凉。天气似乎变得舒服了,但八成人不知道的是,此刻健康危机也随之而来……
此时温差强烈,血管容易出现极度收缩情况,对高血压很不利;血压控制不好,就容易发生中风;而血管收缩后,血流缓慢,易形成血栓!此外还容易感冒,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呼吸道、肠胃炎、感冒等疾病,所以需要格外注意养生,养好身体过秋冬!
处暑时节
白天热,早晚凉
昼夜温差较大,不时有秋雨降临
正所谓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
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
处暑时节,飒爽的秋色铺陈开来
秋云飘逸,秋水如镜,秋阳透亮
处暑时节,常有“秋燥”
皮肤变紧,头屑变多,嗓子发干
此时宜调整饮食,早睡早起
以保养元气,养精蓄锐
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因此,从养生的角度来看,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。
专家表示,增加睡眠一小时,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,可以让人保持精神,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,养精蓄锐。
有统计表明,睡子午觉可降低心、脑血管病的发病率。因此,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,又符合养生道理。
想去秋燥必须养阴,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。另外,立秋之后,外感的人开始多了起来,多数是嗓子干,咽喉肿痛,发烧,同时伴有各种感冒的症状。除了多吃平润的食物外,水分的摄取也不可少。
建议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,可以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、稀释血液、防治感冒;但是千万要少喝冷水,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,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。
秋天早餐若能吃些温热粥或药膳粥,可说是养生一大良方,尤其是脾胃虚、消化吸收功能比较差的人,吃粥有助健脾胃、补中气。百合粥、银耳粥、杏仁粥、莲子粥、坚果粥与芝麻糊等,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。
中医提醒,体质较虚弱者,或是每年冬天都会明显感觉不舒服的人,应该从秋天就开始调理保养身体,多喝水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,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。
秋季养生小常识,“春捂秋冻”之意,是让体温在秋时勿高,以利于收敛阳气。因为热往外走之时,必有寒交换进去。但是,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,以保护阳气。同时,早晚比较凉了,要注意增加衣服。
处暑节气过后,天气渐凉,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,皮下没有脂肪组织,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,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,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。